市委书记在信访局调研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5-04-15
999+
28.22KB
8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市委书记在信访局调研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调研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既是对党
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战略部署的深化落实,也
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信访工作一头连着
群众利益,一头系着社会稳定,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
“前沿阵地”,其规范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矛盾纠纷化解的
质效、群众安全感的提升以及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刚才,我
们实地察看了信访接待窗口、矛盾调解室、网格化服务中心等
功能区运行情况,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总体感到大家在机制
创新、流程优化、服务提质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但对照新时
代群众工作新要求,对照市委提出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
事、服务不缺位”目标,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下面,我就纵
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基层社会治理体
系,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战略
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利益格局深刻调
整,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总书记强调,
“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运用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强基思
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综治中心作为整合
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其规范化建设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
从政治维度看,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党的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
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抓手。从发展
维度看,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软指标”。一个地区的社会治
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群众的幸福指数,进而影
响城市竞争力。从民生维度看,这是回应群众期盼的“连心
桥”。近年来,我市信访总量虽呈下降趋势,但劳动纠纷、物
业矛盾、邻里冲突等问题仍易发多发,只有通过规范化建设提
升矛盾化解效率,才能真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
路”。
需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部分基层综治中心仍存在“三化”
问题:一是职能定位“碎片化”,部门协同不畅,资源分散;
二是服务流程“形式化”,重场所建设轻实质运行;三是工作
手段“传统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不足。这些问题不解决,
社会治理效能就难以真正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牢“一
盘棋”意识,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推动社会治理体系迭
代升级。
二、突出改革攻坚,全面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质效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场所升级,而是一场系统
性改革,必须聚焦“规范、高效、便民”目标,从体制机制、
技术手段、服务供给等方面协同发力。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
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坚持“党建+
治理”深度融合,在综治中心建立党组织领导的联席会议制度,
整合政法、信访、司法、民政等部门力量,吸纳“两代表一委
员”、乡贤、律师等群体参与矛盾调解。深化“红色物业”建
设,将业委会、物业公司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建立“社区党支
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推动党的组
织向最小治理单元延伸。
(二)优化功能布局,打造“一站式”服务枢纽。按照
“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原则,规范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委书记在信访局调研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题调研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既是对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战略部署的深化落实,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信访工作一头连着群众利益,一头系着社会稳定,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其规范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矛盾纠纷化解的质效、群众安全感的提升以及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刚才,我们实地察看了信访接待窗口、矛盾调解室、网格化服务中心等功能区运行情况,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总体感到大家在机制创新、流程优化、服务提质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但对照新时代群众工作新要求,对照市委提出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