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VIP专免
2025-03-31
999+
14.41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教育事业置身新的历史坐标,面临新的
时代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
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
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
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
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对科技创
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为新征程上推进教育现代化锚
定了方位坐标。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教育始终是科技腾飞的翅膀,是强
国之路的起点。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将教育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发挥教育对科技自主创新的先
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党P
比例连续 10 余年保持在 4%以上,为我国构建起世界上最大规
模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水
平迈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一大批科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应运
而生:天宫、蛟龙、悟空、墨子等“大国重器”不断标注中国
科技新高度;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国产大模型党 eepSeek 打破技术垄断,全球 AI 创新格局迎来
“中国时刻”;等等。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作为科技自主创新
的战略支撑和先导作用日益凸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龙头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创新驱动,持
续培育科技发展新动能。
国家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争;人才之兴,本质在于教
育之强。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始终将教育作为人才自主培养
的基础工程。从“教育救国”的号召,到“教育兴国”方略,
再到“教育强国”战略,伴随我国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人才自
主培养的规模从小到大、能力从弱到强,为国家事业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人才支撑。新时代以来,教育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 2012
年的 324.7 万人年提高到 2022 年的 635.4 万人年,稳居世界
首位;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
当主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 45 岁以下科研人员占
比超过80%。新形势下,既要夯实基础教育根基,也要强化创
新教育特色,既要培育高精尖专才,也要培育复合型通才,使
“好苗子”成长为“参天树”,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水平创新。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是贯穿
始终的“公开讲话”。一方面,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人
才自主培养。历史和实践证明,谁掌握科技和人才,谁就占据
发展制高点。应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基础研究和核心
技术攻关,把更多前沿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胜势。优
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布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催生更多
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另一方面,以高精尖人
才集聚驱动科技自主创新。教育是连接人才与创新的战略纽带,
应深耕人才培养土壤,将教育链深度嵌入创新链,加强拔尖创
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真正形成
重大科研孕育顶尖人才、顶尖人才催生重大突破的良性循环。
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
命与大国博弈叠加共振,教育、科技、人才构成当前全球坐标
轴的三重维度:尖端科技突破轴线决定发展位势,拔尖人才储
备轴线影响竞争格局,教育体系创新轴线塑造未来生态。尽管
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领域成就显著,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在创新能力方面,原始创新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
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人才储备方面,顶尖科技人才数量
与质量仍存在一定短板;在技术变革方面,量子计算、人工智
能等颠覆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压力;等等。这些挑
战既涉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关乎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需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不断弥合由“中国制造”迈向
“中国智造”的创新鸿沟,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
融合中夺取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胜点。
从国内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
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
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据测算,我国教育强国指数位居全
摘要:
展开>>
收起<<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教育事业置身新的历史坐标,面临新的时代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为新征程上推进教育现代化锚定了方位坐标。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和人才培养的基础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教育始终是科技腾飞的翅膀,是强国之路的起点。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