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5-03-26
999+
32.39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 XX 工作安排,现就 XX 地区自然资源监测工作形成
调研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选题考虑。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珍惜每寸
国土、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等方面对自然资
源管理利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
展,特别是各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各项建设全面铺开,导
致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违法总量相对较大。因此,自然资
源监测工作,能直观和客观地分析出违法用地的成因,有利于
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
(二)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监测开展以来,受到了全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各地均成立了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机
构,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和装备。各级政府专门召开动员部
署、调度会,积极协调工作。总体看,近年来自然资源监测部
署到位、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三)违法用地总量同比变化情况。
据统计,全区 X年度违法用地 X宗,面积 X.X 万亩,其中
耕地 X.X 万亩,与去年相比,宗数、面积、耕地面积分别下降
X%、X.X%、X.X%。
二、当前自然资源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违法问题。一是对先行用地政策宣传不到位。
交通部门、项目单位不熟悉先行用地政策,对一些本可以办理
先行用地手续的道路、桥梁等前期准备工程和控制工期的单体
工程,没有及时办理。二是农村道路与农村公路界限不清。最
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明确了农村道路四大要件:不超过 X
米,用于村间、田间道路交通运输,在国家公路网络体系之外,
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但农村道路建设单位为争取
一定的项目资金,往往以农村公路或旅游公路名义进行立项,
在违法定性时较难区分。三是道路偏移问题顽疾难解。用地单
位一般使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设计阶段的图纸进行报批,因报
批时间过长,在实际施工时因地质条件、拆迁难度等各种原因
调整路线后,没有及时调整,造成道路偏移,给监管定性、土
地变更、供地、权属认定带来后续隐患。
(二)政府主导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绩观
念偏差。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增速明显,市县党委政府
在工业、交通、招商、民生、旅游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大,现有
的政绩考核体系也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看变化、看项目、看
亮点”“要进度、要形象”。对项目缺少提前谋划,项目受到
土地制约时,首先想到的也是“先上车后买票”,先违法后整
改。二是对市县重点项目保障不足。基层反映,自然资源部门
在保障用地过程中偏重于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对市县确有需
要、又没有列入省级立项的重点项目用地支持不够,既然市县
的审批权限在于省级,那么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省里也应对市
县的重点项目给予一定保障。三是批而未用消化缓慢与新增违
法用地并存。一方面,因产业、环保、城乡规划、电力等政策
限制和管理工作推进不到位,导致批而未用存量大、整改慢,
另一方面,新增的违法用地多属于线性工程及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难以通过批而未用方式整改,两者交织,构成一对矛盾体。
土地限批虽然有效,但客观上也致使个别地方因无地可用而冒
进违法、边报边用。
(三)规划和指标问题。一是规划脱节影响用地报批进度。
当前处于规划整合的过渡期,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环
境规划与土地规划脱节等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省厅要求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XX工作安排,现就XX地区自然资源监测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具体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一)选题考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珍惜每寸国土、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等方面对自然资源管理利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各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各项建设全面铺开,导致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违法总量相对较大。因此,自然资源监测工作,能直观和客观地分析出违法用地的成因,有利于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二)工作组织开展情况。自然资源监测开展以来,受到了全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