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VIP专免
2025-03-25
999+
36.85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 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2025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
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年文化和
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
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化文化体
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
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
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
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和上海市、合肥市的最
美“后花园”。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
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1.领会精髓要义。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
要》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专题研讨,
系统把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化宣传宣讲,深
入做好宣传解读阐释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
要》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文旅发
展的工作能力,统筹推出一批文旅产品、文艺作品、文创精品。
组织文旅融合发展系列培训,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加强谋划研究。成立文化和旅游政策研究领导小组,加
强文化和旅游政策学习研究,抓好结合运用。认真谋划“十五
五”时期文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等,精心组织系
列文旅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引领和科学布局。建立工作台账,
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目标和月度目标,提升谋划系统性。
3.抓好跟踪问效。建立常态化调度推进和督办机制,确保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点任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
回音。实现接待游客 75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600 亿元,推
动全市文旅经济总量在全省往前赶。
二、提升艺术创作和展演展播水平
4.激发艺术创作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
极争创重点剧目创作生产和戏剧创作孵化、优秀小节目创作扶
持计划项目。鼓励创作六安文化旅游微短剧,开展优秀文化旅
游公益广告作品评选。
5.扩大展演展播影响。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文艺
演出和主题展览。利用好新媒体矩阵,扩大文艺活动、文艺精
品、文化惠民系列成果影响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
“好戏六安”、六安市第八届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指导完成7场国家级、省级四季“村晚”示范演出。持续开展
皋城文艺课堂“月光音乐盒”“书香六安 阅读环游记”等品牌
活动。
6.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建立全市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数据
库,引导参与全市文艺作品创作、演出和比赛活动,积极参与
省级以上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整合、统筹群众文艺领军人才、
创作骨干、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等各类文化力量。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7.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
做好第九批国保单位申报、第三批省级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
开展第四批市保单位申报认定工作。实施17 个文物保护利用项
目。推出一批精品展陈项目。持续打击防物违法犯罪。
8.实施王陵保护利用项目。抓好汉代王陵在建文物项目建
设,完成双墩一号汉墓本体保护工程 1、2标段竣工验收。推进
一号汉墓内棺保护修复和复原项目阶段性工作。推进六安汉代
王陵墓地——双墩王陵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项目方案编制等前
期工作。
9.加强文化研究阐释展示。加强六安历史文化、皋陶文化、
红色文化、水利文化、茶文化等挖掘、研究和阐释。推出《六
安记》《淠史杭》《六安茶》等一批标志性、权威性、可读性
的专题研究成果。持续做好“何以六安”和大别山精神的解读。
开展“跟着文物游六安”“跟着非遗游六安”等主题宣传活动。
10.传承弘扬革命文化。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育人功能和旅游价值,提升“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品
牌影响力,培育研学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推进研学
旅游全域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
程。做好革命文物类旧址、纪念设施等场所陈列展览内容审查
和整改。结合革命遗址遗迹,建设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开展革
命文物主题月系列活动。指导支持金寨县创建国家红色旅游融
合发展区。
11.实施非遗传承薪火行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组
织国家级、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申报及项目实施。出台《进一步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非遗贺新春、
清明皋陶祭典等非遗主题活动。持续打造“大别山风景道上的
非遗之旅”“非遗进景区”等系列品牌活动。争创一批省级非
遗工坊,推出一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12.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
康养基地战略发展定位,编制并实施《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
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2025—2030 年)》《六安市
800 公里大别山风景道规划》,启动《六安市“十五五”文化
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打造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
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
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13.丰富全域旅游产品。编制《2025 年六安市文旅融合新
业态发展指引》,引导更多文旅新业态落地见效。提升国家级、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质效和服务能级。推进六万情峡、梦乐帝
巧克力小镇、舒茶人民公社4A 级景区创建,新评定 3A 级景区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5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和上海市、合肥市的最美“后花园”。一、持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