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1135”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

VIP专免
2025-03-25
999+
40.07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1135”行动 2025 年
工作要点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
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做好全市
“三农”工作,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一个
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三个新”“三个
化”要求,重点实施“1135”行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持续深化“五彩农业”
“四美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奋力争创共同富
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 1 条主线。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
行市这个核心任务,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
为主线,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体
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缩小“三大差
距”,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机制,奋力
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
二、锚定 1 个目标。紧扣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推动
各项工作指标全省争先进位,力争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
3.5%以上,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 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 5.4 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 1.61。打造一批
标志性成果,即打造 10 个以上“XX 农业公园”,构建“十链
百亿”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做深做实“十桌百鲜”土特产文
章,推动建成 10 个以上数字农业工厂,探索形成 10 个农事服
务联盟,全面建成 10 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成 10 个以上和美
乡村运营样板村,建设 10 个以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打造 100
个以上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三、突出 3 个优化
(一)优化“大三农”产业政策体系。
落实“8+4”经济政策,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
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工具,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继
续保持较大投入力度,结构不断优化,使政策目标取向性更一
致,政策组成结构更合理,推动产业资金兑现直达快享。发展
多层次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全成本
和收益保险逐步覆盖粮食全产业链。按照“大稳定、小调整、
有创新”的基本原则,稳慎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调整,完善农
业保险创新机制。加力推进新型农业主体综合保险和精准投保
理赔。全市农险保费在原来 5亿的基础上增加 5%以上,保额达
160 亿元以上。(计划财务处、产业与市场信息处、种植业处、
农机畜牧处、渔业发展处)
(二)优化重大项目谋划管理。
抢抓“两重”“两新”政策窗口,从市级层面谋划一批重
大项目,建立农业农村项目库,争取纳入省“千项万亿”项目
一个以上,并积极向上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谋划农业农村重
大建设项目 100 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00 亿元以上,重点推
动建设 10 个以上重大农业农村项目。健全农业用地保障机制,
以“多田套合”为契机,密切对接资规部门,推动有特定位置
需求的农业设施用地、农业产业建设用地、农村发展用地调出
永农,优化农业农村用地空间,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发展规
划处、计划财务处、产业与市场信息处、农田建设管理处)
(三)优化青年入乡发展环境。
完善青年人才向乡村流动导向机制,发布青年入乡创业就
业政策“明白纸”,组织开展“奔甬而来”赴省外高校招才引
智活动;加快构建乡村人才“四链”融合发展机制,建强具有
XX 特色的“1+10+N”现代“新农人”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产
业资源共享平台、‘新农人’合作交流平台”两大平台。深化
涉农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拓宽农业行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通道。
全市新培育“浙农英才”50 名、农创客2000 人以上,累计培育
“头雁”240 人、现代“新农人”6万人以上,累计创建“四
链”融合发展集聚区5个、“浙农英才”工作站 6个以上,新
建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120 个。深入实施乡村 CEO 培养计划,高
质量引育60 名乡村 CEO。(组织人事处、产业与市场信息处、
科技教育处、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四、抓好 5 强联动
(一)强基固本,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
1.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
体系,完善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机制,重塑粮油补贴结构,探索
建立粮油补贴与亩产水平、复种指数等挂钩机制。实施“十百
千”培育行动,改造提升10 个现代种植业精品园、开展100 个
粮油高产高效绿色示范片(方)试点、培育 1000 个种植业示范
大户(主体),以点带面,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
升。统筹做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虫口夺粮”保丰
收行动,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172.58 万亩、75 万吨
以上,油菜面积、产量稳定在15.5 万亩、0.68 万吨以上,大豆
面积、产量稳定在7.8 万亩、0.28 万吨以上。(种植业和种业管
理处、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提升多元化食物供给水平。践行大食物观、大农业观,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提升工程,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
源,确保蔬菜、水果、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 270
万吨、127 万吨、12 万吨、4.5 万吨、4万吨和114 万吨。进一
步优化蔬菜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和上市档期,保证均衡供给,
建设蔬菜保障基地9.5 万亩以上。贯彻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方案,
持续稳固生猪基础产能,规模养殖场保有量稳定在205 家以上,
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绿色区
间。编制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
牧场、“蓝色粮仓”,推进五个水产养殖产业带建设。大力推
摘要:
展开>>
收起<<
XX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1135”行动2025年工作要点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做好全市“三农”工作,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三个新”“三个化”要求,重点实施“1135”行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持续深化“五彩农业”“四美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奋力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提供有力支撑。一、围绕1条主线。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这个核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