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VIP专免
2025-03-23
999+
36.13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检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情况
的调查报告
《XX 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我市取得地方立法权后
制定的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是巩固我
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成果、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
重要法规制度,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
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
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工作要点安排,
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实施条例情况进行
了检查。实地察看了 XX 万达楚街基础设施管护、南台市场
常态管理、XX 市石牌镇乡村文明建设情况,现场与各级人
大代表、基层执法人员和群众进行了交流,检查条例实施
效果。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 11 个市直相关部门和东宝、
XX 两区分关于条例实施总体情况的汇报,征求了意见和建
议。此外,执法检查组委托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对当地
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贯彻条例情况及成效
从检查的情况看,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政府、
各部门将贯彻实施条例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结合,统
筹协调部署,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重点整治,强化宣传引
导,推进有效落实。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整体较好,法治对
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初步显现,城乡居
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续、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
全市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注重宣传引导,文明氛围更加浓厚。一是广泛
宣传条例。召开了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广播
1
电视、微信微博、报刊网站、公益广告、“五进”活动等
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条例具体内容和亮点,扩大条例宣贯
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条例知晓率和遵守度。二是突出
典型引领。在全社会树立起道德标杆,开展中国好人、道
德模范、荆楚楷模、“XX 好人”等典型人物选树,广泛动
员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
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三是积极
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条例宣传“五进”活动,开
展“雷锋日”“民法典宣传月”“与文明同行”XX 年XX
市移风易俗纳凉晚会等文明实践集中性示范活动,在城区
18 个重点路口常态化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劝导志
愿服务活动,有效劝导不文明行为 1.2 万余次,节假日在车
站、码头、旅游集散中心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1652
余次。在全市营造良好的文明行为促进氛围。
(二)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共同推动条例落实的联动
机制。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市文明办切实担负起指导、协
调职责,制定出台《XX 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
计划(XX-2025 年)》(荆办文[XX]3 号),印发相关负责
清单和责任分解表,明确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分
工和标准要求,指导部门和单位开展文明创建和文明行为
促进工作。二是理顺工作机制。调整市创城办内设机构,
组建了一办(综合协调办)三组(督办组、重点项目组、
宣传组),重新划分市区两级职能,实行项目下沉、督办
下沉,建立了市创城办主导、市区联动、属地管理、督办
一体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督办检查。始终坚持“日安排
周小结、月调度、季测评”,各督办小组每日不间断实地
督办,每天报送工作动态和问题清单,形成“即察即交、
限期办结、回访销号”的督查闭环工作体制。
(三)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开展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
通过“步巡荆城”“马路局长”“零点行动”“洁城大清
2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检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我市取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是巩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成果、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法规制度,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实施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实地察看了XX万达楚街基础设施管护、南台市场常态管理、XX市石牌镇乡村文明建设情况,现场与各级人大代表、基层执法人员和群众进行了交流,检查条例实施效果。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11个市直相关部门和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