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破解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

VIP专免
2025-03-20
999+
27.06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破解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
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和绿色转型的核心路
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
意见》首次提出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到 2030 年达到 15 万亿元左
右的发展目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具有应对
环境问题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双重属性,肩负着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
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保产业在创新性、绿色程
度、发展基础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难题,亟须通过找问题、破
难题,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支撑条件、强化保障机制,推
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创新性不足、绿色程度不高、支
撑体系薄弱等系统性困境,亟须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和机
制优化,破解产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瓶颈,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从现实层面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创新性不足,不能满足先行产业引领要求。环保产业
的技术创新水平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美丽中
国建设目标要求环保产业从服务于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治水、
治气、治土、治废等环境要素的末端治理细分领域向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相互融合的多领域综合性治理拓展,由传统污
染治理向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相协同的山、水、林、田、
湖、草、沙的系统性治理扩展,由污染治理达标升级为更高标
准的治理要求。环保产业作为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
先行产业,对产业技术自身的先进性、综合性和经济性提出更
高要求。一方面,新污染物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安全等
关键治理技术有待新突破。同时,土壤修复、环境监测和模拟
等领域的设备装备与国际新材料和精密器件先进水平差距亟须
减小。另一方面,与智能化、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的
融合不足,环保产业尚未形成跨领域的技术优势。从产业结构
看,企业规模以小微企业为主,具备系统综合治理能力的生态
环境科技领军企业较少,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不够,
难以形成产业组织优势。这种创新性不足的局面,制约了环保
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绿色转型程度不够,难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进展
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难以撑起高质量发展之翼,亟须加速推
进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一方面,很多产业技术能够解决污
染,但从治理全过程看却存在增碳的代价,一些行业缺乏绿色
技术评价机制,更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如传统电
镀污水处理方法采用混凝剂中和流失金属,形成的危险废物需
二次处理回收,增加碳排放。另一方面,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的
应用程度很低,对产业绿色转型推动不足。如已经成熟的现代
膜分离技术可将电镀污水中的金属和废水直接分离并循环使用,
具备更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类似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不够,
难以在全行业普及应用。
发展基础薄弱,难以保障创新驱动。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
政策和市场双驱动型产业,单纯依赖市场需求会减缓产业的技
术迭代和产品更新速度。随着市场化深入推进,环保产业传统
的政策驱动力逐渐减弱,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体制机制尚未完
善,加上其他行业的技术创新因行业壁垒渗入不足,产业科技
创新的总体水平不高。金融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产业新领域、
新业态、新模式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EO 党等的技术支撑和融
资支持难以落地,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力有限。产业高质量
发展所需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尚未形成兼具
绿色低碳先进理论和丰富行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体系和支撑优
势。
促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摘要:
展开>>
收起<<
破解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和绿色转型的核心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提出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到2030年达到15万亿元左右的发展目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具有应对环境问题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双重属性,肩负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保产业在创新性、绿色程度、发展基础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难题,亟须通过找问题、破难题,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支撑条件、强化保障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