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联动发展情况汇报 (20250212)

VIP专免
2025-03-18
999+
24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港产城”联动发展情况汇报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5 年2月12 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扬州经开区“港产城”联动发展情况汇
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全面落实“水
运江苏”扬州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长江运河交汇的水运优势,着
力打造“港产城”联动发展的样板。
(一)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催生以港聚产“新活力”
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基础先行”理念,不断提升港口基础
设施配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一是科学布局深水泊位。建成
内港池、宝胜海缆件杂货码头等万吨级泊位,推进扬州港务集
团6号、7号泊位新建及 1-3 号泊位改扩建工程,提升二电厂煤
码头通过能力,并通过挖潜扩容现有岸线资源,进一步提高六
圩作业区综合运输容量。2024 年,我区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累
计3367.7 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 327.12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66.74 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 15.4 万标箱。同时,针对施桥镇
永顺村现有农户进行了全面摸排,总计 891 户。下一步,将优
先启动沿江路南侧至渡灯口片区总户数 389 户的整建制征迁。
二是改造完善市政设施。接续实施古渡路改造、八里污水处理
厂、港区积水整治、500 千伏扬江线迁改、西园变等一批项目,
有效提升港口片区综合承载能力,为适港产业落户夯实基础。
三是持续优化港区环境。近年来,我区累计投资近 1亿元,全
面提升扬子江南路、春江路等通港道路的沿路景观。同时,整
体收回江盈家居和江林木业地块,用于支持省港集团利用地块
现状进行整合开发,做大做强港口经济。随着港区基础设施及
港口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区相继招引了一批以泰胜、远景、
维斯塔斯、闵和粮油等项目为代表的适港产业项目落户。目前,
正在与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紧密对接,对方拟在扬投资建立叶
片及整装基地,预计2月底企业内部可形成具体投资计划,加
快打造风电产业集群。
(二)完善南部片区配套,激发产城融合“新动能”
近年来,我区城市发展空间不断南扩,南部片区的各项配
套日趋完善。一是教育医疗资源向南加力。苏北医院开发区分
院落户八里镇,与九龙湖片区的树人学校共同组成了南部片区
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随着施桥小学、金港幼儿园等项目的建
成运营,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将更加完善。二是交通互联效率
向南发力。扬子津路西延与 345 国道的贯通后,南部片区与朴
席镇、邗江区等周边地区的通行效率明显提高,后续晶龙大道、
临江路等南北主干道的改造提升和龙地路、玉带河路等内部路
网的建成通车,对内交通微循环将更为畅通。三是城市开发建
设向南聚力。施桥镇、八里镇作为我区南部片区的主要门户,
同时作为港口发展的直接腹地,正围绕“一体两翼”规划布局,
全面推进片区综合开发。其中,施桥片区定位为南部城市副中
心东翼,先行启动产城融合示范街区建设,综合开展商务办公、
基础设施、桥梁闸站等项目建设;八里片区定位南部城市副中
心西翼,先行启动商旅融合中心、古运河“一河两岸”文旅项目,
为产业发展配套高品质空间。
(三)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构建以城促港“新格局”
在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市级职能部门紧
密沟通,努力做好城市发展反哺港口发展的各项工作。一是坚
持规划先行。在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扬州港总体规划等
相关规划引领下,我区编制了港口片区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
把好港口经济发展“方向盘”。二是坚持集约发展。主动向“土地
存量”要“发展增量”,引导港口企业“上天入地”拓展空间,推动
招商、征地、供地、建设和监管的全流程有机融合,建立“准入
有底线、评审有标准、区域有特色”的产业项目遴选机制,实现
项目筛选、资源配置、监管考核全链式闭合管理。三是坚持政
策倾斜。近年来,我区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港口高
质量发展、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优惠政策,惠及全市
摘要:
展开>>
收起<<
“港产城”联动发展情况汇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2月12日)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扬州经开区“港产城”联动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全面落实“水运江苏”扬州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长江运河交汇的水运优势,着力打造“港产城”联动发展的样板。(一)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催生以港聚产“新活力”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基础先行”理念,不断提升港口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一是科学布局深水泊位。建成内港池、宝胜海缆件杂货码头等万吨级泊位,推进扬州港务集团6号、7号泊位新建及1-3号泊位改扩建工程,提升二电厂煤码头通过能力,并通过挖潜扩容现有岸线资源,进一步提高六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