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构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自主知识体系

VIP专免
2025-03-16
999+
29.49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构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
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者以
为,要从构建知识谱系、采集记忆资源、打造通识教育平台三
方面入手助力中华文明发展史传播。
运用人工智能,整合打通现有资源,开展智慧型中华文明
知识谱系规划与建设
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质的提升,但
主要集中在科研、商业、新媒体和企业管理等领域,鲜少应用
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研究诠释领域。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成
果,选取具有较好基础的国产语言大模型,并对大模型进行专
门的古文、古文字、古语音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训练,试验开
展人工智能的文本比对、分析、辑佚、缀合工作。
所谓自主知识体系,其特征就是:资源为我所有,规则为
我所定,结构为我所设,成果为我所用。知识谱系是知识体系
的索引与蓝图,其核心是对观念、概念的准确把握,重点解决
知识的结构化、层次化问题,并着力进行知识的细颗粒度标引
与知识关联、知识揭示。知识谱系不是刚性的、固定的,而是
在保证整体性、全面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可进行自组织、自
管理的体系,是根据资源的不断录入和研究的不断开展,能够
持续迭代进化的有机生长知识体系。智慧型中华文明知识谱系,
要能结合人工智能,对信息进行主动提取、关联、组织,对知
识进行主动生产、预测。智慧型中华文明知识谱系的搭建,要
能完成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智慧的逐步成
长,最终为使用者提供先进的中华文明智慧之力、智慧之能。
自主知识体系一旦建成,可对研究阐释、宣传教育、转化
创新等工作提供巨大支持,同时可以此勘定错误史观。可以肯
定的一点是,凡是涉及到中国问题的研究,起到支撑作用的文
献资源,数我国保有、掌握得最为全面、丰富。对大量体现正
确史观的史实、事实予以呈现,可以对错误史观形成降维打击,
相当于在数量级上的过饱和攻击。
做好边境地区各民族的集体记忆采集工作,为边疆历史的
研究与对话提供鲜活资源支撑
中华文明的发展,不仅是古代史,也包含近现代和现当代
部分。在我国边境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各民族同胞,通过口述
历史的方式,将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的故事记录下来,通过
第一人称的讲述,形成无可比拟的真实、鲜活的史料资源。这
些史料是个体的生命史,是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史,也是中华
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 13 家省级图书馆开展“人口较少民族
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前不久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辖米林市
和墨脱县的门巴族、珞巴族同胞口头传统进行了田野调查和口
述史访问。
林芝市下辖米林市的南伊珞巴民族乡是珞巴族群众聚居的
乡镇,其中有很多 70—90 岁的老人说传统的珞巴语,讲珞巴族
阿巴达尼始祖传说故事,歌颂珞巴族祖先的勤劳美德、社会功
绩等。同时,他们高度认同共产党和解放军,认同国家给予他
们美好的生活。才召村的亚宝(70 多岁),可以讲唱始祖阿巴
达尼传说故事。南伊村的亚夏(70 多岁),可以唱传统曲调
“加金”。琼林村的亚加可以在传统“加金”曲调上填入歌颂
共产党的歌词,这些都是珞巴族重要的文化财富,因此要保护
好、研究好珞巴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深入把握和理解珞巴族
的迁徙和发展的历史,保留好其核心的民族记忆资源,进一步
凸显各民族建设边疆、守家卫国的时代精神,从而为构建中华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有力支撑和凭证。
摘要:
展开>>
收起<<
构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者以为,要从构建知识谱系、采集记忆资源、打造通识教育平台三方面入手助力中华文明发展史传播。运用人工智能,整合打通现有资源,开展智慧型中华文明知识谱系规划与建设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质的提升,但主要集中在科研、商业、新媒体和企业管理等领域,鲜少应用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研究诠释领域。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选取具有较好基础的国产语言大模型,并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