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系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VIP专免
2025-03-15
999+
29.5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系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 2025 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凸显了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化产
业体系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
球经济、产业、投资、贸易、供应链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举措。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要性
纵观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我国诸多重要产业已在规模上实
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方
面,建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各
类工业链条,完善的工业体系提高了产品从开发到市场的速度
和效率,有利于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有利于生产质
优价廉的产品,进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各类产业融入全球
供应链,与世界经济连接紧密,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影响力
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多年保持世
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快速增长,已位居世
界第一。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基础设施规模居世界前列。
我国不仅在轻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
部分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上也达到或接近发达
国家水平,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质量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引
领行业发展的制造业企业。此外,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
进。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
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能力、原始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高技术产业不断得到发展,数字
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也要看到,在质量、效率、竞争力、创新、品牌、前沿
技术等方面,我国产业尚需完成对发达经济体的“二次追赶”,
并积极稳妥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是结构不优,多数产业处于全球价值
链低端,附加值不高。特别是设计、研发、精密加工、营销、
品牌等价值链高端环节主要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利润主
要来源于低附加值价值链环节。二是效率不高,多数产业总体
生产率水平落后于发达经济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部分传统
重化工业以及新兴产业投资效率持续下降。三是创新不足,科
技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创新链不完整,基础
研究和原始创新严重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四是根基不
牢,一些尖端技术、核心零部件制造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核
心技术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五是环保压力大,随着能源
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六是供应
链存在风险,如粮食、能源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可靠性、安
全性需要增强。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已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未来,
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全球经济秩序进入重大变
革期,全球科技创新将有重大突破,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面临
重大变化,国际间的产业、科技、供应链、模式竞争更趋激烈。
面对短期性问题与长期性问题叠加、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交织、
不确定性增加等重大挑战,需找准痛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集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于一体,具有体系完整、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
空间布局合理、治理高效、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大中小企业
共生、安全充分保障、绿色低碳、开放包容、供需匹配、持续
摘要:
展开>>
收起<<
系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凸显了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经济、产业、投资、贸易、供应链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要性纵观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我国诸多重要产业已在规模上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方面,建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各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