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以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

VIP专免
2025-03-15
999+
28.24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以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
2月1日出版的第 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16 年12 月12 日在会见第一
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文章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
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
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
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
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
历来重视家庭,千家万户都好,民族才会好,国家才会好。
营造向上向善的家庭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人们的心灵依托和温暖的避
风港,所承担的社会作用永远不可替代。古往今来,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已深深融入人们的血脉,凸显家庭文明建设
的重要性。《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典籍,
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对指导家庭建设、传承优良家风等发
挥重要作用。人们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木
兰替父从军”等故事,生动展现了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
值。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
社会文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近
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在家庭文明建设上为社会树立
了标杆。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们,
可谓是满门皆俊秀。例如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儿子
梁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儿子梁思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导弹控制专家,女儿梁思顺是中国诗词研究专家,女儿梁思
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等。可见,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进步
和全面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当前,国家正处在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庭梦的实
现,要自觉将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
连,营造向上向善的家庭风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
家庭拧成一股绳的团结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磅礴力量。
弘扬淳朴善良的家庭风气
家庭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人们的心灵归属和情感
寄托。家庭的幸福美满,离不开优良家风的熏陶、浸染和传承。
家风作为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
社会风气的好与否。家风正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诸葛亮的
《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
等,都是优良家风的生动体现,传递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人。只有弘扬淳朴善
良的家风,才能带动民风和社风。位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祠,是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和祠堂,因其父子三人卓越
的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父子
三人的文学造诣极深,离不开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
命运、同情民间疾苦等优良家风的弘扬与传承。位于安徽桐城
的六尺巷,是邻里之间礼让和睦的典范,更是张吴两家家风的
深刻体现。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却承载着中华民族谦逊礼让、
和谐包容、以和为贵的传统家庭美德。
厚植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不仅是
对广大青年学子的要求,更是对广大家庭的要求。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家和才能万事
摘要:
展开>>
收起<<
以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千家万户都好,民族才会好,国家才会好。营造向上向善的家庭风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人们的心灵依托和温暖的避风港,所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