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治理中加强“党管数据”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数据安全治理中加强“党管数据”的调研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
各方面各环节。数字化时代,数据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性和基础性要素,深度融合于国家治理实践。数据不仅是生产性
资源和社会性资源,也是重要的执政资源。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事
关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和执
政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强化
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坚持党在数据领域的领导权,加
强“党管数据”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数据安全,提升国家数据安全
治理水平,加强党对数字化发展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在数字化时
代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数据安全治理中加强“党管数据”面临的现实挑战
“党管数据”作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有
利于保障数据安全,释放数据治理效能,但受限于数据治理领域
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得“党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
落实。
(一)党政干部不适应“党管数据”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
是领导干部基本功”。善用数据成为数字化时代党政干部数字领
导力的重要体现。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定位是在 2020 年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确立
的。然而,各级党政干部对此仍然停留在理解和学习阶段,对深
化和加强数据治理领域的领导和管理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和理念认
知上的滞后,普遍停留在“边培训、边学习、边理解、边应用”
的状态。党组织系统数字化人才缺失、数据素养不高,党的数字
领导力欠缺,如何管理好、利用好数据成为摆在各级党政干部面
前的“新课题”。这种情况在基层治理中更为突出,基层干部缺
少底数思维,满足于通过数字化来做加法,盲目生产新的信息,
致力于建成“大数据”却不注重做减法。在传统形式上,基层治
理中对数据的管理多是通过书信、笔录及简单的电脑文件储存等
方式来进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的管
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方式过渡到大数据、云空间和人
工智能,使得“党管数据”直接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层数字技
术发展与城市之间存在巨大时空落差,绝大多数基层中老年党政
干部尚未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也未能完全理解并践行党
管数据的新理念。二是基层党政公务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普遍较
低,缺少高素质、专业化的数字化人才,加剧了基层治理与“党
管数据”理念融合的难度。
(二)基础设施难支撑“党管数据”新需求
数据与其他生产性要素最大的不同是,它需要依托一定的载
体,即数据基础设施。离开了数据基础设施的支撑,数据采集、
处理、应用和管理都是空谈。数据基础设施包括软件基础设施和
硬件基础设施。一方面,要发挥“党管数据”的关键引领作用,
不仅需要数字人才支撑,还需要配套健全的数据基础设施。数据
依托着一定的数字硬件基础设施而存在,“党管数据”需要完善
的数据基础设施为采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数据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另一方面,要落实“党管数据”的基本要求,就必须将数据基础
设施及其建设置于党的领导和控制之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据
的公共性和安全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打破平台和数字技
术精英对数据使用的控制,发挥数据的公共性,维护社会共同利
益。目前,全国各地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数
据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农村基层地区更为突出,难以适配“党管
数据”新需求。一是受限于各地经济水平、资源基础和人才储备
等方面的差距,各地在布局和兴建数据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存在差
异。二是当前推进的“新基建”战略,偏向于重点区域、行业和
领域,对促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向基层延伸和应用的效
果并不显著,基层数据基础设施与党管数据的新需求难以有效匹
配。基层数据基础设施缺失,致使“党管数据”的战略难以深入
到基层治理,动摇了国家治理的基层根基。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数据安全治理中加强“党管数据”的调研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数字化时代,数据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要素,深度融合于国家治理实践。数据不仅是生产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也是重要的执政资源。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和执政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坚持党在数据领域的领导权,加强“党管数据”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数据安全,提升国家数据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