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正确看待网络快餐文化,走好奋斗人生路

VIP专免
2025-03-06
999+
33.99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正确看待网络快餐文化,走好奋斗人生
路
当前,不少网络热梗和词汇甚嚣尘上,“草率了”“打工
人”等网络词汇、“奔驰的小野马”“精神小伙”等热门视频、
“令人震惊”“国人必看”等吸睛新闻等都属于网络快餐文化
的范畴。不可否认,“网餐”耗时短、趣味足、引力强,但也
存在生命周期短、营养价值低、思想毒素多等问题,如果我们
不能科学鉴别、选择吸收,那很有可能被隐藏的“精神鸦片”
洗脑,导致思想行为迷航。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
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
的最大增量”。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深刻影
响着我们的思维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网络文化作为
重要的呈现形式,内容杂、更新快、易接收,在广泛运用的同
时,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做个交流。
一、风物长宜放眼量——网络快餐文化辐射下,摆一摆都
对青年党员产生了哪些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讲:“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
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升级与微信、
抖音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使用,网络逐步成为广大青年重要的学
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 5G 时代。信息时代的跨越发展,带来了海量的资源
分享、交互式设计体验、数据化信息分析,给我们工作、学习、
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与全新感受。但同时,随之兴起的网络快
餐文化,也给青年党员的思想、行为、心理带来严重冲击和挑
战。
一是阻滞个人成长进步。网络文化的盛行,重要原因就是
网络运营商为了庞大的经济利益而强势推动的,这也造成网络
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近些年,线上教育发展迅猛,
各类 APP、“线上课堂”、“解题工具”等,已成为大家重要
的学习渠道。但由于平台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在利益驱动下,
借机传播有害信息,恶意弹窗引流,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正常学
习。据统计,国家网信办点名爱奇艺等7家网站平台网课学习
频道、纸条 APP 等3款常用学习教育类 App、360 浏览器等6
家平台 13 款常用软件工具及其他25 个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网
站平台。面对此类网站平台打出的“擦边球”,青年党员容易
被诱惑,致使无节制地使用,逐步沦为负面信息的主要消费者、
受害者,甚至是积极的传播者、制造者。在网络世界,听不到
责任、义务等主流话题,接触最多的却是淫秽色情、血腥暴力
等负面信息,这种“网餐”吃多了,势必会产生“副作用”,
导致丧失思考习惯,脑袋空空如也。
二是动摇青年理想信念。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
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加复杂尖锐,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
化侵蚀与渗透加剧,网络文化攻心成为对手实施“西化”的重
要战略武器。特别是在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成功后,西方国
家更加重视利用网络文化兜售其政治理念、社会制度及价值观
念等,对我国国家安全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可以说,网络意识
形态对抗已成为重要战略。此外,国家严厉打击的12 类有害信
息(淫秽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恐怖惊悚、赌博诈骗、网
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胁恐吓、标题党、仇恨煽动、
传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流行文化)仍有泛滥之势,对青年价值
观念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冲击青年党员的理想信念,
考验着他们的政治信仰。
三是诱发思想心理疾病。长期沉迷于“网餐”对人的身心
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视力下降、焦虑、免疫能力降低等,
还会正常的学习、工作、人格品行、人际关系造成了危害,特
别是那些曾沉迷网络游戏、交友聊天、崇尚暴力、涉黄涉赌的
人员,“宁肯几天食无肉,不可一日不上网”,因沉迷网络文
化引发的事故案件更是不在少数。社会青年孙某因上网成瘾,
长期以来花费了不少钱,在继续向父母要钱未能如愿后,将目
标转向爷爷奶奶,一次因嫌钱少而丧心病狂将奶奶杀害。这些
现象无不说明,网络快餐文化给青年心理带来的严重危害。
四是拉远彼此交际距离。有这么一张照片曾经在网上爆红
一堆情侣面对面坐在一起,却相对无言,各自拿着手机刷着朋
友圈、打着游戏,手机让人变得更近,却又似乎离得更远。在
网络上,大家无比热情地打着招呼,畅谈叙旧,互相点赞,现
实中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了,却又感觉无话可谈。有人调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不是生死,也不是离别,而是我们
好不容易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五是引发违纪违法问题。网络快餐文化诱发的一系列问题
不仅会对个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更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
的损失。有的心存侥幸心理,不遵守网络使用管理规定,随意
联网翻墙,收到党纪处理;有的网购网瘾严重,闲下来就手痒
痒,想法设法网上冲浪;有的沉醉于男女交往,在抖音、快手、
微博等交友聊天平台乱拉乱扯,潜意识埋下犯罪的种子,违反
群众纪律;有的在网上乱评乱议或在外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引
发舆情问题;有的道德素养低下,崇尚暴力血腥等不良行为,
难以管理教育,触犯法律法规;还有的深陷网赌网贷,难以偿
还,最后众叛亲离等。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告诫我们:在享受
“网餐”的同时,更要认清隐藏在背后的重重陷阱,保持警惕、
严密防范。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沉溺背后,折射出哪些负面心理?
“网餐”流行的原因到底在哪?为何能够牢牢抓住精神“味
蕾”?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追求感官刺激的猎奇心理。对当前长期处于“白加
黑”“5+2”工作生活方式中的青年党员来讲,丰富多彩的网络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正确看待网络快餐文化,走好奋斗人生路当前,不少网络热梗和词汇甚嚣尘上,“草率了”“打工人”等网络词汇、“奔驰的小野马”“精神小伙”等热门视频、“令人震惊”“国人必看”等吸睛新闻等都属于网络快餐文化的范畴。不可否认,“网餐”耗时短、趣味足、引力强,但也存在生命周期短、营养价值低、思想毒素多等问题,如果我们不能科学鉴别、选择吸收,那很有可能被隐藏的“精神鸦片”洗脑,导致思想行为迷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网络文化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