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集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4-12-13
999+
19.25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集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调度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未来我国
经济发展新动能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强调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作
为我国机械工业领域的“国家队”,**集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
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论述,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以科技创新为核
心驱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以人才建设为
重要基础,在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中,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
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
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集团主动担负起引领行业科技发展的责任,以科技创新推
动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
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团发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
拥有 30 家转制科研院所。近年来,**集团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
积极培育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高水平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
不断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机制,构建起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
系,让用户来提出“真问题”,推动技术供给和技术使用问题得以
很好地解决,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下一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
企业的牵引作用,积极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打造多行业、多
领域技术优势,培育重大原创性技术,体系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新创建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
不断产出更多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加强创新联合体组织运行,进一
步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集团在关键基础零部件
领域的创新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通
过这些举措,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要强化工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近年来,**集团发力关键
基础领域研究,开发出系列产品、技术,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比如,攻克了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
核心技术等难题,相关产品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研
发的高性能密封件,服务于石化、冶金、电力等领域重大装备的制
造与运行;研制成功世界首台25 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
为保障风电装备产业链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围绕高端装备
重大需求,积极推动重大工艺技术等基础研究,在能源石化领域、
冶金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动了行业变革发展。下一步,**集团
将充分发挥集团行业与专家资源,围绕关键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
材料等产业基础和农业机械、石化通用、能源电力等重大技术装备
领域,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及实现“双碳”目
标的需要,强化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增强基础技术供给能力。
三要强化前瞻性技术预研。**集团提早布局,聚焦基础性、前
沿性、紧迫性、变革性“四性”技术,积极开展技术预见和技术研
究。比如,围绕“农业强国”“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通用大型农业机器人移动作业平台、拖拉机新型动力等技术方向
上取得突破,为规模化、绿色化农业生产探索了新型作业方式和动
力模式;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及油气勘探开发,在高精
度重力勘探等领域超前谋划、提前布局等。同时,围绕我国机械工
业未来 20 年技术发展的图谱和方向,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下一步,**集团将围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承担
国家战略研究咨询课题,继续强化技术研判和技术预见,在基础零
部件、深地深海深空、低碳绿色等方向积极布局一批前瞻性、变革
性技术研究,加快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为未来产业技术发展
指引方向和提供支撑。
第二,要以高端、智能、绿色为方向,升级新质生产力产业基
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集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强调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作为我国机械工业领域的“国家队”,**集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以人才建设为重要基础,在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中,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