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中,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命引
领社会革命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来源。一是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继承了
“反躬自省”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反躬自省、迁善改过。《荀子·修
身》有云:“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周易》曾言:“见
善则迁,有过则改。”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反躬自省的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
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唐太宗以史为镜,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中国共产
党始终坚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百余年征程中曾先后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
对党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失误进行了认真反思。二是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弘扬了“革
故鼎新”的精神锐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保持除旧布新、守常求变的意识,积极
进取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锐气。继毛
泽东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让人民监督政府”第一个答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
“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体现了党积极继承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革故鼎新思想。三是
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汲取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注重防患
未然,力戒贪图安逸。“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提出了人在安稳的时候要有危机意识;孟
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告诫后辈一定要常摔打、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炼意志、
增长才干、担当大任;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道出了只有具备忧患意
识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国家才能日益兴旺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汲取了历史上一些执政者骄
奢淫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把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发展为“三
个务必”,充分体现了全党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反映了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现实诉求。一方面,完成党确定
的中心任务的艰巨性要求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最高目标和阶段性
目标有机统一,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前赴
后继、英勇奋斗。党百余年奋斗征程的主题,归结起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最根本的保证还是党的领导”。党的 XX 大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
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的目标是党的初
心和使命的昭示,又是党继续前行的动力。同时,又要认识到,实现党确定的中心任务要
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想要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地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是不可能的。在新征程中,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四种考验”更加严峻,社
会层面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考验,就要不
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把党锻造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另一方面,进行
社会革命所处的复杂环境要求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地区冲突不断,疫情影响深远,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一些国家奉行单边
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政策,对我国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围堵、外交上
孤立,这些事实警示我们,“要准确认识决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牢
牢把握战略主动”。从国内看,党的 XX 大对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
了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
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党的 XX 大报告还从九个方面指
明了目前存在的不足,涉及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安全和改革、城乡分配、意识形态、社会
保障、党的建设等方面。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牵涉面广、触及利益深
关联人数多,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
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二、以史为鉴,准确把握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意义
党的百余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史,又是一部敢于自我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