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12-13
999+
19.22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班子相关工
作部署要求,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
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一)起点定位高。**园区以“两区同建、全域五 A、国际慢
城”为理念,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田园
化“六化”为要求,从“山水田林路、一产二产三产、生产生活生
态、创意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紧紧围绕
“现代特色农业、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这个主题,以就地
城镇化的模式,推进村改居、农民改市民,实行社区式管理;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引
进农业相关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确保农业主题鲜明,个性
突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面积 16 万平方米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
示馆,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占地 1.5 万亩的**药种源保护和繁育基地
——中国**药园。
(二)规划水平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江山
多娇规划院、**省**集团等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并将《“**园区”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确定为*
*市“十四五”实施大田园战略的重点工程。还专门聘请**等专家成
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既解决了专业难题,又为**园区建设规划引
进了人才、输送了先进理念。
(三)推进质量高。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全方位、高强度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是继续采取“政府收储——二次流转”的模
式,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实现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手中向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适当集中、从分散耕作到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
造条件。二是继续按照不拆迁农村、保留乡村风貌的原则,继续完
善园区建设,推行乡村风貌改造,完善园区内“田园+农村”基础
设施,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三是按照“一主多辅、一体多元”
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对中药材产业、优
质粮食产业、优势果蔬、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策略
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在原有种植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农
产品物流园、农业观光园、辐射带动园基础上继续配套内容。四是
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土地
托管等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合作,让农民变“股东”,获得股金收
入。五是引导入园企业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和“保底+分红”、“土地流转租金+返聘务工”、土地入股、经
营权拍卖等模式,使农民实现土地流转金、薪金、股金、房屋租金、
养老保险金“五金”收入。
(四)效益发展高。依托水稻、荔枝、龙眼、中药材等特色产
业,重点建设中国**药园、**高科“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农
场、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林下种植示范园项目,从集约化、规
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面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在政策扶持推进
上,对入园企业项目从用地、税收、融资、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扶
持。在资金筹措推进上,探索多元投入机制,采取上级扶持、企业
投资、农民参与、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解决园区建设
资金。加大新型产业引进力度,不断培育发展新业态。瞄准发展前
沿,因地制宜引进中国树绵种植、辣木产业等,培育发展观光农业、
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已建成集“吃住游”于一体的农
家乐68 家、民宿15 家。
(五)宣传频度高。为了提高“**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密
集开展“**园区”宣传推介工作。抓住农时季节、节假日、传统节
日的特点,结合农耕文化举办丰收节、开耕节,不断积淀和丰满“*
*园区”农旅文化底蕴,吸引更加多游客入园游玩。加强与对外联系
对接,有效宣传推介了**园区。举办了**等活动,扩大宣传面。通
过桂台合作交流平台举办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举办**省“**园
区”品牌形象发布会暨“过个欢乐年”旅游推介活动、开展“**园
区”走进台港澳活动、开展了“**园区”走进周边城市宣传推介活
动,全方位、多视觉推介、宣传“**园区”的农业模式、农业科技、
农业特产、农耕文化、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打响了**城市品牌。
(六)管理效能高。成立了正处级的**园区管理中心,具体负
责或牵头协调属地政府落实园区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
明确了由**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开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班子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一)起点定位高。**园区以“两区同建、全域五A、国际慢城”为理念,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田园化“六化”为要求,从“山水田林路、一产二产三产、生产生活生态、创意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紧紧围绕“现代特色农业、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这个主题,以就地城镇化的模式,推进村改居、农民改市民,实行社区式管理;培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