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12-13
999+
46.6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
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承载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形
塑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
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亟需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县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搭建以百家站
堂共建、百村赛事活动、百师培训服务为主要载体的“三
百联盟”运作新体系,迭代基层文化阵地建管用育新模式
为塑造高效能、高品质、有温度的文化服务空间运营模式
提供**实践样本,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共
同富裕建设中推动精神富裕,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
行。
一、基本做法
社会化运作,“百家站堂共建联盟”发挥阵地效能。
一是站堂联盟用好阵地。整合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各村
文化礼堂资源,组成一个文化站带多个文化礼堂的“站堂
联盟”。通过社会化采购,为每个“站堂联盟”引入 1家
文化公司,实施专业化运营管理。目前有 15 家综合文化站
和142 家文化礼堂共建“站堂联盟”,引入 13 家专业文
化公司运营。二是两专服务优化管理。在农村文化礼堂推
行“专业文化公司+专门文化村长”的管理模式,各乡镇
(街道)以引入的 1家文化公司为专业力量,培训具有乡土情
怀、文化特长、热心公益的“文化村长”为专门力量,负
责本村文化礼堂的日常运行管理、文体队伍组建、人员组
织、信息发布等日常工作。三是文化发展彰显特色。注重
“一堂一色、一村一品”,挖掘各村在红色根脉、戏曲舞
蹈、古建保护等方面的特色元素,每年选取 24 个基础条件
较好的文化礼堂开展重点帮扶,推进硬件设施、文化内核
管理运行提档升级,形成一批“红色乡镇综合文化站”
“古韵”“墨香”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文化礼堂。
精品化创作,“百村赛事活动联盟”掀起观演热潮。
一是村推县选,让作品多起来。制定赛事活动考核体系,
要求每个乡镇(街道)、文化礼堂所在村每年至少举办一场具
有特色的百村赛事大比拼活动,根据群众参与度、节目原
创性、活动热度等维度评价标准,角逐选拔优秀的赛事作
品到各村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县连续 9年举办“我们的
村晚”活动,135 个节目参与表演,评选精品节目50 个,
20 余个农村文化礼堂节目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二是惠民
展演,让群众动起来。下沉文化公司文艺骨干力量,指导
组建村社文艺小分队,编排婺剧、小品、村歌等一批精品
节目,让老百姓与文艺骨干同台竞演,形成政府主导、媒
体推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文体活动运作模式。三是
活动牵引,让人气旺起来。围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
点、全年都火爆”目标,聚焦文旅融合发展,精心培育
“一乡一节”“一村一品”文旅品牌,常态化开展沐尘畲
乡三月三、大街乡村晚、湖镇镇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通过活动吸引人气,带动消费。如湖镇镇第二届民俗文化
节共吸引5万余名游客,带动消费 150 余万元,为村集体
增收100 余万元。
多样化供给,“百师培训服务联盟”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整合师资力量,赋能队伍成长。成立艺术指导联盟,
统筹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县内外专业技术人才、文化艺术
类协会会员、“三团三社”乡村文艺带头人等,组建艺术
领域专家人才库,有效破解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薄弱难题。
截至目前,全县艺术领域人才库人数达 310 余人,各类文
艺队伍达到 600 余支。二是定制个性菜单,满足群众所需。
依托“智慧文化云”“礼堂家”等服务端,由群众点单,
文化站采购,通过“菜单式”服务供给的模式为基层群众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承载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形塑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亟需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县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搭建以百家站堂共建、百村赛事活动、百师培训服务为主要载体的“三百联盟”运作新体系,迭代基层文化阵地建管用育新模式为塑造高效能、高品质、有温度的文化服务空间运营模式提供**实践样本,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共同富裕建设中推动精神富裕,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一、基本做法社会化运作,“百家站堂共建联盟”发挥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