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传承红旗渠精神感悟创造奇迹的力量
VIP专免
2024-12-12
999+
19.26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传承红旗渠精神感悟创造奇迹的力量
1974 年4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展
示新中国面貌好成就时,播放的第一部纪录片就是《红旗渠》,引
起了各国代表们的震惊和感动。红旗渠也被周总理评价为并列于南
京长江大桥的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在这段林县人民与恶劣自然环
境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用极其简陋的工具“一锤一铲两手”修筑红
旗渠的壮丽史诗中,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座民族精神
的丰碑依然有着令人震撼的魅力,值得我们研究和发扬。
一、探索红旗渠精神的根基——自力更生集中表现为依靠群众、自
给自足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兴红旗永向前 ......”
这首《定叫山河换新装》讲述的这条“人工天河”,映照着共产党
人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翻开林县的历史书,有一个字频繁的印在
每一页,那就是“旱”。一年“旱”,一年“大旱”,一年“凶
旱”,最后旱到发生了 5次人相食,这些在明清时期的石碑上都有
记载。林县人民过去只洗三次脸,出生、结婚和死亡。在林县还有
一个故事人们至今念念不忘。1920 年大年除夕,桑耳庄一个叫桑林
茂的老汉,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走了二十里路,排队等了一天,终
于从山里挑回一担水。临到家时,来接他的儿媳妇王水娥不小心打
翻了这来之不易的两桶水。当天晚上,儿媳妇就上吊自杀了。时代
不同,我们怎么也理解不了两桶水就要了一条命?但是我们可以想
象的到,当地人民的确想要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了解决
林县人民的用水问题,实现“清水到处流”的梦想,在县委书记杨
贵的带领下,三个考察组沿河而上寻找水源,最终敲定了“引漳入
林”工程。但是困难随之而来。一是经济支援。当时国家面临全国
性的粮食短缺,批复中写道:“林县可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考
虑是否兴建这个工程。”这意味着林县要想修建,几乎全靠自己的
力量。二是属地协调。工程源头位于平顺县,属于山西省,人家能
否同意?需要协调。三是修建困难。太行山横亘 400 多公里,到处
悬崖峭壁,谈何容易?为了坚定大家的信心,杨贵不止一次表态:
“一旦红旗渠修不成,我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林县老百省吃
俭用支援红旗渠,数万修渠大军自带铁锹、小推车上工地。为解决
属地的问题,县委多次到平顺县协调具体事宜。为解决施工问题,
集思广益,克服困难,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依靠着自力更生
的精神,顽强的解决了遇到的问题。
二、研究红旗渠精神的实质——艰苦创业集中表现为敢为人先、勇
闯难关
“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
标签: #精神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传承红旗渠精神感悟创造奇迹的力量1974年4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面貌好成就时,播放的第一部纪录片就是《红旗渠》,引起了各国代表们的震惊和感动。红旗渠也被周总理评价为并列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在这段林县人民与恶劣自然环境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用极其简陋的工具“一锤一铲两手”修筑红旗渠的壮丽史诗中,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座民族精神的丰碑依然有着令人震撼的魅力,值得我们研究和发扬。一、探索红旗渠精神的根基——自力更生集中表现为依靠群众、自给自足“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