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初心永驻 使命相继

VIP专免
2024-10-11
999+
25.42KB
2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初心永驻使命相继
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初心永驻使命相继——走进延
安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
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
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今天,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
延安这片红色圣地,重温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从伟大精神中汲取
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力量。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首悠扬的
信天游一响起,大家会想到“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双手搂定宝塔
山”吧。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这
里开始,刚刚结束长征的红军,走向抗日前线;从这里开始,民族
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烈焰,越烧越旺;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年轻的
政党进一步走向成熟。1935 年到 1948 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
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 13 个春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党运筹
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党培育形成了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
内容的延安精神,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今天,我们将从四
个方面来重温延安精神丰富深厚的内涵,探寻延安沃土背后沉淀的
品格与力量。
一、信仰伟力,前行者不惧路长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这首歌
的名字叫《延安颂》,歌唱的就是庄严雄伟的古城——延安。在抗
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着一个响亮的口号“到延
安去!”延安地处陕北高原,贫瘠、偏僻,当时只有 3000 多人口。
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打断骨头连着
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据
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总计大约四万人,平均
年龄二十岁左右,其中大学文化程度占 19%,高中、初中文化占
52%。为什么延安有这样大的魅力,让这些青年在大米和小米间毅
然选择了小米,在安稳和跋涉间毅然选择了跋涉,在苟活与无畏间
毅然选择了无畏呢?我们先来听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乐曲《保卫黄
河》。在奔赴延安的青年中,就有《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光未
然和冼星海。亲眼目睹沿途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黄河船夫们与狂
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后,25 岁的光未然在病床上只用五天时间就口述
了四百行歌词。冼星海听到这样的诗句非常激动,仅用六天六夜就
完成了曲谱。冼星海是广东人,酷爱甜食,在延安简陋的土窑里,
昏黄的油灯下,他靠一碗光未然想方设法借来的二斤白糖,吃一撮
白糖,谱一段曲子,直至作品完成。1939 年春天,《黄河大合唱》
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毛主席连声叫好,周总理题词:“为抗战发出
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随后这首歌迅速唱到抗日前线,唱遍全
中国,唱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最强音。有志青年向往延安的原因
找到了:中国共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初心永驻使命相继 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初心永驻使命相继——走进延安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今天,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延安这片红色圣地,重温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从伟大精神中汲取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力量。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首悠扬的信天游一响起,大家会想到“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双手搂定宝塔山”吧。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这里开始,刚刚结束长征的红军,走向抗日前线;从这里开始,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烈焰,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