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教资源结构布局

VIP专免
2024-06-19 999+ 31.29KB 6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教资源结构
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 3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
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
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
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发展新质生产
力,需要根据科技创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
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为推动高质
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1.新质生产力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
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劳动
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生产力三要素的结合跃升,培
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需要畅通教育、科
技、人才三要素的良性循环,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卡点堵点。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
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推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高生产力中的关键性作用。现代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发
键作历史18 第一命的
械化,到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 20
摘要: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教资源结构布局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根据科技创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1.新质生产力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是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生产力三要素的结合跃升,培养更多更高素质...

展开>> 收起<<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教资源结构布局.docx

共6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