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如何防范?

VIP专免
2024-06-17 999+ 15.8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如何防范?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区别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主要指在管理或业务部门重要岗位上具体履行管理职权的
人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是在管理人事、资金使用、招投
标、项目运作、物资采购、工程基建、大宗销售等关键领
域、关键环节具一定实质影响力的人员,是国有资产经营
管理职权的具体推动者、执行者、落实者。强化对关键岗
位管理人员的监督,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一项重要
任务,是保障权力规范运行的“最后一公里”。
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治企,越往后越严的形势下,通
过构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三不”机制,紧
盯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纳入国家监察对象,实施监察“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依纪依规依法履行职责,将经营管理国有
资产的权力关进“笼子”。而针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监
督,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监督工作相较,则更侧重于考察
他们是否依规办事、依规履责。
一、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涉及的廉洁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如何使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
产生较好的风险防控效果,我们首先需要对现阶段涉及关
键岗位管理人员的廉洁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客观方面原因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不落实。
一是不同的企业管理的规范度和精细度不一,完善的制度
体系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规办事的基础,制度机制不健
“死角”,无法形成监督制衡机制,几乎不能防范人为因
素操作空间,导致不廉洁甚至腐败问题发生。二是制度本
身的效力和效能问题也需要考量。近年来,国家层面的修
法、修例频次增加,新法、新规推出速度加快,对进一步
规范国有企业的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提出新的要
求,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使职权的监督和约束趋势是在
原有的标准上往越来越严的方向变化。因此,国企内部相
关制度是否按照新的要求和标准及时进行修,对制度本
身的效能影响较大。三是在制度执行层面的廉洁风险。企
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履职的要求,如果
上,而有落实在实制度规定
设,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办事“任性”,履职“
规问题频发,位的政治生不能风清气正
是部分行业业务链条长、分工细、,监督工作
临诸多挑战,如岗位职责设
程,无法形成不同岗位相监督制约的
出现别岗位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控的情况
主观方面原因是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主观位。一
了对政治理、业务和内部管理制度的
学习流应知应会知半解,导致落实
环节的、履职行为范。二是依纪依规履职的
识淡薄,开展工作随心所欲,因无,导致产生严
重后果。在不少,相关人员无,不按制
度办事、按规办事,而是按例办事,例”的
子我行我素,导致规行为发生。三是关键岗位管
理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务对象、业务往来
对象的利益诱惑非正常影响时,守住底线
用职权等行为,导致
严重后果。
二、强化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的有效途径分析
好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工作,涉及企业规范管理、
处着眼完善制度机制”“细处着手用好监管施”这
两个层面谋划
(一)明确职责定位,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制,首先要理不同监督主体
的职能定位和职责权,形成覆盖全面、、运行
摘要: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如何防范?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区别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主要指在管理或业务部门重要岗位上具体履行管理职权的人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是在管理人事、资金使用、招投标、项目运作、物资采购、工程基建、大宗销售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具一定实质影响力的人员,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权的具体推动者、执行者、落实者。强化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监督,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权力规范运行的“最后一公里”。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治企,越往后越严的形势下,通过构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三不”机制,紧盯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纳入国家监察对象,实施监...

展开>> 收起<<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如何防范?.docx

共1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