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我市锂电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VIP专免
2024-06-07
999+
27.62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调研报告:关于我市锂电产业发展的调查
与思考
一、探索发展:锂电产业在曲折中成长前进
我市锂电产业起步于 2003 年,在全国都是比较早的,
逐步聚集了像海特电子、神工海特、润峰电子、久力电子
威斯特车业等一批锂电企业,最盛时有 30 多家,产品涵盖
电芯、PACK 组合、模具、正极材料等,号称仅次于广东、
天津的全国锂电池产业的第三大聚集区。后来,由于政策
红利消减和企业经营不善,2013 年前后大批企业破产关闭,
仅剩下精工电子等硕果仅存的几家,锂电产业发展从高峰
陷入低谷。
在沉寂了七八年后,2022 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审时
度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锂电产业作为“工业
强市、产业兴市”的首位产业,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北
方锂电之都”,我市锂电产业迎来了涅槃重生的崭新阶段
目前,已集聚了中材锂膜、天瀚新能源、精工电子、丰元
锂能等锂电企业 57 家,其中规上企业 14 家,主要分布在某
市高新区和某市、某区、某区。2022 年,全市锂电产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 26.8 亿元,同比增长 88.7%,实现工业增加
值同比增长 55.1%,高于全市平均 44.3 个百分点。2023 年
上半年,全市规上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 48.8%,高出规上工
业增加值增幅 41.3 个百分点,锂电产业逐步成为推动我市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主要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高质量编制《某市市锂电产
业发展规划(2022—2025)》,出台《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明确“一处核心基地+三处配套产业区+三
处协调发展区”的“1+3+3”锂电产业发展布局。1,即某市
高新区锂电池及电动车整车集群“核心基地”;第一个 3,
即某市市锂电隔膜及电解液、某区锂电负极材料及电解液
某区锂电正极材料及锂电池拆解回收“三个配套产业区”
第二个 3,即市中区电解液添加剂、某区电控芯片、某区应
用及储能“三个协调发展区”,引导各区(市)锂电产业
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构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
联动”的锂电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发展动能加快汇聚。按照规划,我市锂电产业产
值2023 年要达到300 亿,2025 年达到800 亿,2030 年达到
1500 亿,2035 年达到3000 亿。其中,2022~2025 年,引
入5-10 家以上轻动力和储能电池龙头的锂电池生产企业,
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在 5-10 亿元之间的配套企业,形成超过
50-100 家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集群。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
区(市)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招大引强,引进落地了
欣旺达动力电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锂电产业发展
注入了动能、提供了支撑。
三是产业链条日趋完备。工作层面,树立链式发展的
导向,建立“链长+链主+联盟+产业学院”的工作机制,成
立锂电产业联盟、某市市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暨某市学院
锂电产
业学院。“链主”企业包括精工电子、丰元锂能、振
兴炭材、中材锂膜 4家企业。产业层面,建立产业图谱,产
品种类达到200 多个,构建了从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
原材料生产,到单体电池、PACK 组装电芯性能及安全检测
评估、电池系统集成与制造、再延伸到产品应用、回收拆
解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拥有锂电科研平台 13 个,其
中国家级平台 1个,省级平台 5个,市级平台 7个;累计申
请锂电相关专利969 项,获批专利698 项,省级及以上锂电
高端人才 2 人。某市高新区拥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
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区、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
某省锂电池标委会秘书长单位等国家、省市级研发平台 40
个,入选国家科技部 2022 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
锂电池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获批国际CB 计划认可和北美
UL 标准授权实验室资质,为锂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
条件。
五是发展氛围更加浓厚。企业普遍看好我市锂电产业
发展前景,投资兴业的信心足,干事创业的热情高,对打
造锂电首位产业充满期待,表现出继续追加投资、扩大再
生产的意愿。实地参观的项目,在建工程施工快马加鞭,
现场一派火热气象;达产项目全面复产,经营稳健。市委
市政府成立锂电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开通中国北
方锂电网,组建绿色能源投资发展集团,为推进锂电产业
发展提供了保障。各区(市)、高新区聚焦锂电首位产业
坚定信心决心,强化服务支撑,推动锂电产业快速发展、
大干快上的劲头更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调研报告:关于我市锂电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一、探索发展:锂电产业在曲折中成长前进我市锂电产业起步于2003年,在全国都是比较早的,逐步聚集了像海特电子、神工海特、润峰电子、久力电子威斯特车业等一批锂电企业,最盛时有30多家,产品涵盖电芯、PACK组合、模具、正极材料等,号称仅次于广东、天津的全国锂电池产业的第三大聚集区。后来,由于政策红利消减和企业经营不善,2013年前后大批企业破产关闭,仅剩下精工电子等硕果仅存的几家,锂电产业发展从高峰陷入低谷。在沉寂了七八年后,2022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锂电产业作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首位产业,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