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VIP专免
2024-06-05
999+
26.31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0.引言
农民市民化指从改革开放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部分
农民进入城市长期从事城市非农产业的社会现象。主要表
现为:一是农村人口空间地域上的变化,由农村地区转移
到城镇地区;二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生产生活
方式转变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并从事非农生产。截至
20xx 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约为 x.xx 亿人,占总人口
约xx%,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长
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以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
移为主。一是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农村地区
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二是进城农民难
以真正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因为没有务农经验,陷入有
乡难“回”、有城难“入”的困境。数以亿计的农民难以
市民化,是社会结构严重不合理的表现。
对于城乡人口流动问题,最有影响的就是推拉理论。
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xx 分别于 18xx 年和 18xx 年发表
的两篇同名论文 xx。他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规律:人口的
迁移主
要是短距离的;人口迁移是逐步的,首先迁移到城镇
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移到城镇里面;长距离的人口迁移
总是趋向大的商业中心;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等。
文章借鉴推拉理论,试图梳理出城镇化阶段农民市民化的
影响因素,其中“推”力因素主要有:农村收入水平低、
受教育机会少、思想不解放、农村太穷等;“拉”力因素
有:城市收入高、城市生产生活条件好等。从以上方面分
析农民市民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1.目前我国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进城农民就业难度大
市民化后的农民,由于失去了耕地所带来的持续经济
收入不得不找寻其他工作维持生计,但城市中新的就业环
境对其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市民化的农民产生
了分流:一部分因无法满足城市用人单位要求,选择从事
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其原因往往是一些城市企业在实际
招聘过程中忽视农民,大大增加了农民在城市的就业难度
有时候会发生农民与市民“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进城农
民的薪酬福利分配机制更缺乏有效保障,生活条件差且收
入低导致农民在城市中维持生计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城市
产业承载能力有限,一部分农民则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
因为缺乏生活来源而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忧虑,若没有正确
引导,这种情绪可能会引发不当行为。
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限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引言农民市民化指从改革开放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部分农民进入城市长期从事城市非农产业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口空间地域上的变化,由农村地区转移到城镇地区;二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并从事非农生产。截至20xx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约为x.xx亿人,占总人口约xx%,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以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移为主。一是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农村地区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二是进城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因为没有务农经验,陷入有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