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民:湖北新农村建设十点思考

VIP专免
2024-06-04
999+
34.28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公文堂——海量公文资料,关注立即下载
湖北新农村建设十点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我就湖北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些
调查, 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基层干部的座谈会和专家学者的研
讨会,并集中学习了党的三代领袖和新一届领导人关于“三
农” 工作的论述, 综合调研与学习体会,我就湖北新农村建
设提 出以下十个方面的思考,供领导参考。
一、纠正七种工作偏向,树立两大战略思想。
当前, 在基层干部的认识和工作中有这么七个方面的偏
向, 或者叫误区: 一是屁股不正。绝大多数地方把新农村建
设作为农村工作的“头号工程” 、“一把手工程”在抓,也有的
市县包括乡镇领导没有把这项事情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招商引资这三件事情上
(这三件事当然要特别重视和下大力去抓, 同时它也是新农
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
基层工作的重点)。他们以为新农村建设短时期见不了成效,
还是抓工业、抓城建、抓招商来得实一些、快一些, 所以
两 个屁股更多时间坐在这些“树形象,出政绩”的板凳上。
二是 计划不够。一方面没有比较全面的部署。很多地方新
农村建 设规划作得比较好,有总体规划、分步落实计划、具
体项目策 划,有的还有分区域、分类别、分乡镇、分片分村
的方案(也
有人担心这样突击作规划会流于形式化,难以科学化),而有
的地方作得过于笼统或过于简单甚至没有作规划。另一方面
没有比较长远的打算。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三五年
就可大功告成, 不就是“五改五通”那几件事吗?有的发展步
子快一些、“已改已通”了的地方还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完成
了呢(而今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究竟要搞多少年也是说法
不一, 林毅夫提出应以 2020 年为宜,茅于轼认为需要 40-60
年)。三是把握不准。大家理论上都明白新农村建设重点要放
在生产发展上,可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地方还是把重点放在新
村庄建设上, 觉得只有新村庄建设才有体现新事业的形式和
成果。而有的地方不是从本地实际和本身能力出发, 好高骛
远, 追新求洋(房子多搞徽派或者欧式)。四是方法不当。有
的一开始就提出要整乡推进(方式不对);有的规划没出来,
建设已上马, 草鞋无样边打边像(程序不对);有的地方两手
向上, 好像还有个向上要钱的坛盖理论,谓之“十个坛子六个
盖, 你不去找就无盖”,有的地方还想着两手向下,想借机找
老百姓收点钱呢(措施不对)。五是典型不真。典型示范是我
们推进工作的有效举措,全省每个地市都在树典型,创模式。
可有的地方的典型和模式是举全县之力包装出来的, 这种
速 成包装的典型和模式没有推广价值,只合供有的领导考
察和 蒙外地干部参观。六是作风不实。有的地方重贯彻不重
落实, 重学习不重实践, 重形式不重内容,重面子不重体
子。一些
地方还出现了学习培训热、参观考察热, 钱花了不少, 事没
办一件。七是起步不齐。绝大多数地方都在“起步走”,有的
地方还在“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踏”。有的是很茫然,不知
道从哪儿下手,有的是在等待观望,认为时间长着呢, 反正
从中央到省市也没有具体的任务指标和考核要求。凡此种种,
我们应该深入调研, 有针对性地纠偏更正。
在新农村建设开局时期(较长一段时期),我觉得应该树
立两种战略思想, 即打持久战和打歼灭战。新农村建设是一
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胡总书记和温总理指出需要几十年甚至
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完成, 必须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没
有这个准备,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遇到困难就容易气馁、
容易打退堂鼓,就不容易有大目标和大作为。与此同时,新
农村建设需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具体问题,一年一年地去完
成既定任务, 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规划目标。这就要集中人力
物力财力去打歼灭战。不打歼灭战,持久战将持而不久,失
去意义;不准备打持久战,歼灭战将容易满足,失去方向。
二、进一步做好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 逐步规
范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在湖北省已经结束, 我以为
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为农民不断地在土地上进进出出,
对农民土地上的侵权行为也不会停止; 而有的地方的工作虽
然上级组织验收合格了, 但不一定到位了,农民尤其是外出
打工农民不一定认可了。据有关方面统计和我调查, 今年以
摘要:
展开>>
收起<<
公文堂——海量公文资料,关注立即下载湖北新农村建设十点思考最近一段时间,我就湖北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些调查,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基层干部的座谈会和专家学者的研讨会,并集中学习了党的三代领袖和新一届领导人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综合调研与学习体会,我就湖北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十个方面的思考,供领导参考。一、纠正七种工作偏向,树立两大战略思想。当前,在基层干部的认识和工作中有这么七个方面的偏向,或者叫误区:一是屁股不正。绝大多数地方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头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在抓,也有的市县包括乡镇领导没有把这项事情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招商引资这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