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调查思考
VIP专免
2024-06-02
999+
22.98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关于×××县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调查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无疑是先导和引领。乡村文
化作为一种植根于乡村生活、迥异于城市文化的传统文化形
态,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强烈人文色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让
每个乡民真切地体会到“根脉”,寻找到乡愁。费孝通先生曾
言,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绵延一生的
文化记忆。乡愁在,人生尚有来处;记忆在,乡情仍有归途。
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
留住乡愁记忆?这理应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文化地标、精
神家园”定位,打好“建、管、用、育”组合拳,全面推进文
化大礼堂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文化大礼堂 23
家,正在建设 51 家,逐渐成为老百姓延续乡情乡愁、凝聚民
风民心的“精神家园”。
一、当前农村精神文化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极腐朽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行为肆意在农村沉渣泛
起。
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呈泛滥趋势,一些农民在
宗教中寻找精神寄托,把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归因于受到神灵
的庇护,而不是党中央的惠民政策 ,这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工
作的开展以及党的事业的发展,也给一些非法宗教、邪教组织
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非法宗教、邪教组织打着合法宗教的旗
号,肆意散播蛊惑人心的言论,对农民的精神世界造成侵蚀,
使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农民拒绝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
此同时,随着宗教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很多封建迷信活动
死灰复燃,唯心主义有神论思想在农村蔓延滋长,在一些地
方,重修祠堂、庙宇等成为时尚,严重干扰了群众对主流意识
形态的认同。据统计显示,全县 60 岁以上老人约23.2 万人,
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约6万人,加入教会的人数多达 3.7 万,约
占全县老人总数的16%,且呈现增长趋势。
(二)长期贫瘠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了各类教会的快速发
展。
长期以来,“政府送餐”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常态,从道
具、舞台到服装、演员均由政府包办,基层干部没有变“送
餐”为“点餐”的意识,更没有引导和培训群众自己动手做
“快餐”。由于“菜不合胃口”,群众对“送戏下乡”等文化
活动不感兴趣,常出现“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的尴尬局
面。虽然探索组织地方自产的“周末大舞台”等,但因各种原
因,缺乏持久吸引力,群众多以扑克掼蛋、打小麻将日常娱
乐。虽然各村都配备了农家 书屋,但绝大多数是“ 金屋藏
娇”。由于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致使部分群众转向
宗教寻求慰藉。以立仓镇陆瓦房村为例,该村离市区较远,居
民大多务农,户籍在册3700 多人,但常住居民仅1800 多
人,且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居多,固定信教群众达
200 多人。
(三)基层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复杂
多元。
乡村承载乡愁,是许多人的精神原乡。但随着工业化、城
镇化推进,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了,文化却荒芜了,乡村文化短
板日益突出。有的把乡村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文化墙,忽视对
村民的文化培训,一些老艺人、老匠人手头的手艺、民俗无人
传承。有的村小楼建起来,环境美了,却没有富脑袋,市场经
摘要:
展开>>
收起<<
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关于×××县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调查思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无疑是先导和引领。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植根于乡村生活、迥异于城市文化的传统文化形态,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强烈人文色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让每个乡民真切地体会到“根脉”,寻找到乡愁。费孝通先生曾言,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绵延一生的文化记忆。乡愁在,人生尚有来处;记忆在,乡情仍有归途。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这理应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定位,打好“建、管、用、育”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