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人民调解文化建设经验材料(整理版)
VIP专免
2024-05-30
999+
15.52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县人民调解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县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古为毕昇故里,今为老区、
苏区和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全县 40 万人,十一个乡镇, 一个开
发区,两个国有林场,毗邻两省七县,社会环境复杂。全县已建
立调委会 367 个,其中乡镇调委会 12 个,专业性调委会 3 个,
调解员 1187 个,其中聘任首席调解员 398 个,实现了人民
调解 组织全覆盖。近几年全县每年调解各类纠纷 5800 件以上,
其中 疑难复杂纠纷 2500 件左右,专业性调委会调解案件 2400
件。人 民调解典型经验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全国推广,先后
有两个村 级调委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名同志
被评为“全 国调解能手”、全省“十大金牌人民调解员”。随
着经济社会转 型,改革进入深水区,基层社会公共准则式微,
家庭伦理淡漠, 功利主义泛滥,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等社会病
态令人焦灼迷惘, “东方奇葩”-一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严
竣挑战。如何创新工 作方式解决新问题。省厅提出的开展“人
民调解文化社区行”活 动让该县眼前一亮,并及时组织有效开
展了这项活动。在发掘、 传承中创新、发展调解文化,通过将
调解文化与乡贤文化、法律 文化、民俗文化、舞台文化、电视
文化“五个结合”,实现了调 解队伍素质、纠纷调解成功率双提
升,纠纷发生率降低的“两升 一降”,激发了社会热情,收到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社会效
果。主要作法是:谚语小报画廊尽谈调解之道民间谚语、歇后语,
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份,既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
且通俗易懂、信口拈来即可为预防和化解纠纷之用。2012 年 xx
县司法局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以“法为上、和为贵、调为先、让为
贤"为核心的民间谚语广泛征集活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发掘,
共征集到各类调解谚语三百五十八条,经注解谚语语义后集结成
册,印发各基层调解组织,受到广大人民调解员的欢迎,在征集
过程和学习使用中,引发了基层群众热情参与的浓厚兴趣,调解
文化的社会效果得到初步彰显。与此同时,为认真总结推广调解
工作经验,弘扬调解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基层调解工作,该局
组织司法所长和基层人民调解员,撰写了一百二十六篇调解成功
案例,还摘编了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法律法规,
辅以部份图片,分五期印发各基层调解组织,供大家在实际工作
中学习参考;基层司法所也根据各自实际,出版法律知识与纠纷
调解宣传板报每季度一期;各村将调解文化与道德文化溶为一体,
如温泉镇百丈河村、金铺镇龙潭河村、岳冲村等村的道德、法律
文化长廊,有的建在村部大院,有的建在小桥流水之间,有的干
脆建在风景区内,将相邻关系、家庭关系、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谚
语、箴言、典故、图解、照片融合于传统道德、法律文化之中,
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诗画并存,环境古朴优美,当地群众和外来
游客置身其中,都倍受薰陶;孔坊乡四顾墩村退休老支书叶介英
标签: #经验材料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县人民调解文化建设经验材料县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古为毕昇故里,今为老区、苏区和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全县40万人,十一个乡镇,一个开发区,两个国有林场,毗邻两省七县,社会环境复杂。全县已建立调委会367个,其中乡镇调委会12个,专业性调委会3个,调解员1187个,其中聘任首席调解员398个,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近几年全县每年调解各类纠纷5800件以上,其中疑难复杂纠纷2500件左右,专业性调委会调解案件2400件。人民调解典型经验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全国推广,先后有两个村级调委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名同志被评为“全国调解能手”、全省“十大金牌人民调解员”。随着经济社会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