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VIP专免
2024-05-29
999+
16.37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牡丹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 2022-2023 年度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按 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22 年黑龙江省
秸秆 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22〕23
号 )
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
色发展理念,将秸秆综合利用与防治大气污染、发展绿色农
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多
措并举,统筹秸秆还田、过腹转化、清洁能源等利用方式,
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市场主体,完善收储运体系,强化科技服
务保障,完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合作共
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农用优先,多元利用。优先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对秸秆肥料、燃料、饲料的需求,突出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
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因地制宜,就地就近,
统筹推进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多元化利用
方
式,实现秸秆资源高效利用。
2.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聚焦制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突
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工作、科技和政策措施,补齐秸秆
还田和离田利用等短板,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
3.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全面推行
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内生动力。
4.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加强秸秆
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
完善创新体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在 2021 年度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基础上,持续优化和改
进秸秆综合利用路径,继续坚持“还田肥料化为主,燃料化、
饲料化利用为辅",统筹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力争实现全
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2022 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
率稳定在 90%以上,秸秆还田率稳定在 60%以上。各县(市)
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秸秆还田率达到 60%以上。
龙江森工集团等中直、省直单位农场实行属地化管理,与
地 方政府同等任务、同等责任,地方政府要与其签订秸秆
综合
利用任务书。
二、 主要任务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以实施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为
重点,同步推进场地化堆沤腐熟有机肥和工厂化生产有机肥,
以及畜牧养殖过腹转化等间接还田方式,发挥秸秆还田耕
地
保育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在肉牛、奶牛、肉羊等畜禽养
殖重点区域,鼓励企业开展秸秆青贮、黄贮、压块和颗粒等
饲料加工,促进秸秆饲料转化增值。
(三)秸秆能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生物质锅炉、秸秆固
化成型、秸秆发电、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和秸秆纤维素
乙醇等技术。鼓励县乡集中供热小燃煤锅炉的生物质改造替
换,继续引导农户安装户用生物质炉具,提升农村清洁用能
比例。
(四)秸秆原料化利用。推动以秸秆为原料进行编织加
工、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复合材料等产品,延伸秸
秆产业链,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
(五)秸秆基料化利用。鼓励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水稻育
苗基质、草腐菌类食用菌基质、花木基质、草坪基料,用于
食用菌生产、集约化育苗、无土栽培、改良土壤。
(六)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
利益为纽带、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政府
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
集储运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秸秆收储大户,壮大秸秆经纪人
队伍,提供秸秆收集储运综合服务。
标签: #实施方案
摘要:
展开>>
收起<<
牡丹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2022-2023年度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22〕2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秸秆综合利用与防治大气污染、发展绿色农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多措并举,统筹秸秆还田、过腹转化、清洁能源等利用方式,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市场主体,完善收储运体系,强化科技服务保障,完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