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VIP专免
2024-05-29
999+
17.18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
周 期,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护理工
作高
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
务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能力,以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护理服务体
系为主线,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
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
念,持续强化临床基础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护
理内涵,拓展延伸护理领域,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为人民提供更
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 主要任务
(一)强化人员保障,筑牢护理队伍根基
1. 加强护士人力配备。医疗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
床 位规模、临床护理工作量和技术风险要素等科学合理配置数量充
足的 临床护士人力。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
比不低
于 0.5:1。要优先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备到位,完善护理岗位管
理制度,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不得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原则
上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比例不低于 95%。应根
据 临床护理需求和辖区居民上门护理服务等需求,切实加强基层医
疗机
构护士人力配备,着力增加基层护理服务供给。
2.加强专科护士培训。结合实际,根据临床学科发展需要,以
满 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加大专科领域护士培训规模和范围,
分 批次有针对性开展老年护理、儿科护理、康复护理等紧缺护理专
业护 士培训培养,推动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不断
提高临 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增进患者医疗效果,助推护理高质量
发展。到
2025 年,新培养省级专科护士不少于 1000 名。
3.切实为护士减负。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临床护士松
绑减负,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和护士岗位需求,可采用在线学习、
远程教育等方式合理安排护士培训,尽量减少重复性的考核、竞赛等
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书写负担,为患者
提 供直接护理服务。要健全后勤支持系统,增加辅助服务人员负责
病区 送取标本、药物及患者陪检等,保障临床护理工作所需的设备
设施配 备到位和及时维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总
务等部门 提供下收下送到病区服务,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让
护士最大限
度投入到临床护理服务中。
4.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医疗机构要保障护士获得工资报酬、待
遇、卫生防护、执业安全等合法权益。要在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
职称评聘、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要健全完善
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临
床一线护士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要深入临床一线,切实帮
助 解决护士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她们开展工作、成长成才
提供
有力保障。
(二)夯实临床护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1.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服务,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
的责任护士为其负责。护士要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患者疾病特点、
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等,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治疗、健康指
导、人文关怀等身心整体护理服务。到 2025 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全院 100%病区及门(急)诊、血液净化中心
(室)
手术(部)室、导管室等非住院部门。
2.加强巡视观察。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巡视工作,临床护士要
按 照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要求,加强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对特级护
理患 者要随时巡视, 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的患者,应按
要求定 时巡视患者,主动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肢体末 梢循环、引流液情况以及手术/检查/用药后反应等,及时发
现病情变
化和潜在并发症,并给予有效处置。
3.加强基础护理。医疗机构要按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
则》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健全
标签: #工作方案
摘要:
展开>>
收起<<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能力,以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为主线,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持续强化临床基础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护理内涵,拓展延伸护理领域,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为人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