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 43 名党员干部在西湖社区两个检测点,帮助完成共计 1676 人的核酸
检测工作,组织 35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社区帮助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先
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师生家长同步开展核酸检
测的倡议书》,阅读量达到 24.26 万,发放书面资料 46.24 万份,引导广大师
生家长共同维护疫情防控大局;创新建立“四哨”机制,切实做好“哨卡”检
查、“哨情”排查、“哨点”监测、“哨兵”预警等工作;严格按照每天抽取
20%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已完成 12 轮全体师生员工抽检工作,抽检人数达 73 万
余人次;落实“场所码”全覆盖,做到“逢进必扫,不漏一人”;闭环接送外
地返*学子,先后开通了南昌、北京、上海、辽宁等外省市学生返*专线,实行
点对点闭环接送,护送 146 名学子安全返乡。二是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
育振兴乡村。今年以来,全市教体部门争取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
资金 4150万元,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资金 464.88 万元;*、*两县
积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每生每天 5 元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不含
县城)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市第二实验学校与*县戴坊中学、横江小学开展一对
一“专递课堂”教育帮扶,让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农村一线。三是深入推
进教育公平。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全市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督促做好送教上门,对全市 408名需送教上
门学生做好跟踪服务,提升送教质量;指导*一中与*十六中和崇仁二中、*一中
与*三中、*二中与东乡实验中学形成结对帮扶,帮助提升县(区)高中教学质
量;认真开展学生资助,2022 年全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91502 人,发放
资助金 5287.7 万元, 其中脱贫户家庭经 济困 难学 生28840 人 , 发放资助金
1423.5 万元;认真实施阳光招生,出台了《2022 年*教育集团公办学校义务教
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和《2022 年*市实验学校和市第二实验学校免
试就近入学实施方案》,确保“零择校”“零条子”。四是扎实推进校企合作。
积极对接汽车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指导 8 所职业院校开展设了汽
车大类专业,招收学生2237 人,协调 2 所中职学校扩招 200 人;*商贸中等职
业学校已与汽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全市 11 家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备案,
并牵头向省里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3.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教
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梳理形成 100 项任务清单,指导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发
展。制定教育领域年度改革计划,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确节点,分项推进
各项改革任务。二是把握关键环节。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八大改革任务,在
新高考改革、强基计划、教师评价改革试点、深化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建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深化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等方
面作出探索。三是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市 769
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出台作业管理细则和实行作业公示制,45.2 万名学生参与
课后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 176 家压减至 2家。组织 4.2
万余名教师签订《*市“双减”公开承诺书》,查处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教
师29人;深化“放管服”,统一市、县、乡三级事项审批标准,提升政务服务
事项办事指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认真落实“双一号改革工程”,积
极打造“四心”教体营商环境,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同制定教师资格现场认定
工作方案,开通代办服务,方便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