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

VIP专免
2024-04-06 999+ 35.61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与探索
格界定,但从获得感提出的背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来
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主旨应该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中或暂时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由于切实获得
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感受;如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精神动力,实
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是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需要积极探
索的时代命题。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必要性
育理念、教学管理与方法及师资等教育资源,促进国内高
校内部突破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
模式的创新。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中外合作办学由于有
外方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外籍教师等诸多教育元
素的参与,在教育理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
着一定的差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难以形成统一的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体系和成效评价机制不够
完善。加之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低,学习能力不足,在长
期文化冲突的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思想、信念
及价值观的掌握和认可度不高。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需要在
纷繁复杂的文化和价值冲突的教育环境中帮助学生明辨是
非,引导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培养坚定的中国立场。
因素
育体系特殊性不匹配,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的渴望和需求。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破解国内高校教
育教学改革难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之一。教育
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因
此,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陷入中外教
师教学理念“有冲突”、中外课程体系“不融通”、中外
教材内容要素“难衔接”的困境。相较于一般高校,学生
在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更多地受到了教学资源传播
的外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沿用的
是国内一般高校的内容,没有及时呼应中外合作办学高职
学生拓展国际化视和培养文化能力的需,因此课程
思政的同育人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发
课程的学习力,在课时分布上存在重外
思想政治理课的现堂大班教学、
结合实践的环,学生入理解教育内容的重要意
不能完成知行转化,失去了对本民族文化自的感情契机。
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内容的传播途径和现实影响力。
政治教育是一系统工程,其教者包思想政治理
教师、
有教育、指导和引的工作人教者教育
方式的用和自力、学识涵养、素质等的高
接影响教育对和获得感的高低。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教育者来源复杂,外籍教师比较高,
展教育教学受到其文化背景和意识
形态的影响。中方教师中也有学或工作背
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认同度不高,在教育教学
中难以有效展课程思政。面对教育信和中外文
化理念相互碰撞的新形,中方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自
文化认能力、能力、
传播能力相对不足,热点问题的解
教育供不能满足国际化育人的需,在教育教学中“
”不足,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
,与其他教育者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学生长期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容易出现政治信不坚定、
捧西方文化、人主观念明社会责任缺失题。
体特性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总是被动参与,获得感
提升的内在动力减弱。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环境比
就能接的自主意识,入
学后重出国,比较重视外课程和外方
程学习,学习目的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自
成才中的价值和作用认不足。同时,其考经历
或从进入
摘要: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与外延尚未被严格界定,但从获得感提出的背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主旨应该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或暂时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由于切实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感受;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精神动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是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需要积极探索的时代命题。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必要性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学科、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与方法及师资等教育资源,促进国内高校内部突破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

展开>> 收起<<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docx

共11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