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的思考与对策
VIP专免
2024-04-06
999+
46.5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的思考与对策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等不得,
也急不得,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
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
有为的努力。
一、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实现富民,前提和基础就是高质量发展,高质
量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还需进一步改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
些都需要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有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做大做
优社会财富“蛋糕”。
(一)将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摆在基础性前提位置,确保发展水
平不断提高
2021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 1.25 万美元,即将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
但是也应注意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2021 年美国人均 GDP 为 6.93
万美元,德国为 5.08 万美元,日本为 3.93 万美元,这决定了社会财富“蛋
糕”在当前规模大小下,无论如何精切细分,也很难达到上述“高收入”的水
平。因此,要将持续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摆在基础性前提位置,稳住经
济基本盘,推动经济在高基数上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争取到本世纪中叶中国
人均 GDP、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共同富裕奠定扎实的经济
基础。
(二)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优化相结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做大做
优社会财富“蛋糕”的后劲
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就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伴随中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依靠资本和劳动力
的大量投入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
长的意义更加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
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后40多年里,中国之所以能保持全球领先的经济增速,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通过各类方法保持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提升。按照北京大
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测 算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 1980—1989 年 间 为
3.9%、1990—1999 年间为 4.7%、2000—2009 年间为 4.4%,2010—2018 年间
为 2.1%,2021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美国的 43.3%,要实现 2035 年中国 GDP
或人均 GDP 翻一番,届时全要素生产率需要达到美国的 65%,这意味着未来中长
期里中国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使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每年比美国多出近
1.95 个百分点,即保持在 2.5%~3%的增速,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经济发展韧性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
的重要支柱。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坚实基础。中国过去几十年实体经济的壮大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外部发展
环境的变化,制造业发展综合成本上升、需求减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工业增加
值占 GDP 比重持续走低,制约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共同富裕的扎实推
进。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即使是在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美国,其在人均 GDP
(现价)从1 万升至2 万美元(1978—1987年)的过程中,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也相对较高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 30%左右。中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
中,要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更加注
重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
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四)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通过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居民收入
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
展思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的具体举措。近年来,中国劳动力
市场表现出劳动力供求关系深度调整、就业方式更加多元等转折性变化。这背
后一方面是人口结构的历史性转变,中国 15~64 岁人口数量从2010 年进入缓
慢增长,到 2014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且下滑速度有加快态势,2020 年这一年
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降至 68.60%,同期还伴随着 0~14 岁人口的明显减少和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快速增加,社会总抚养比显著上升。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
直接造成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另一方面,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传统就业方式的“去组织
化”,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部分 90 后、00 后也更加追求工作自
由和精神上的满足,灵活就业人员比例不断上升。要加快完善多元灵活的就业
市场,既保障相关企业用工稳定、平稳发展,又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提升收
入稳定性。
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激发财富创造的源泉
做大做好“蛋糕”,需要科技创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生产方
式的变革。切好分好“蛋糕”,也需要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动权
当前,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加剧,美国一再将科技问
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针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大搞非法单边制裁、
长臂管辖,脱钩断链,推动与我科技“脱钩”
,妄图阻断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
国家强。只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
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一方面,要强化国家战
略科技力量,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对于需求目标
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开放合作的组织模式,
打好科技攻坚战,着力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
供有力支撑。发挥好“揭榜挂帅”、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的思考与对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等不得,也急不得,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一、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实现富民,前提和基础就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需进一步改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