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山西省永和县赵家沟村归来有感
VIP专免
2024-04-06
999+
28.67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
“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山西省永和县赵家沟村归来有感
2011 年 6 月 12 日-18 日,笔者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实践
活动,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临汾市永和县的坡头乡的赵家沟村驻村 5 天,和
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分别入户或到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累积交流农
户 20 余户,与 30 余位县、乡、村的基层干部,以及 10 余位乡小学教师也进行
了多次深入的交流。在驻村生活和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充分感受到了近年来国
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村近年来收入增长对“幸福感”的提
升,另一方面也强烈感受到在当前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进程中出现
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山西永和县和赵家沟村发展现状
永和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
东邻隰县,南连大宁县,北与石楼县接壤,西与陕西延川县一河之隔。全县人
口 6.4 万,其中农业人口 5.3 万,辖 2 镇 5 乡,79 个行政村,306 个自然村。永
和属十年九旱,属雨养农业县。全县土地可利用面积 169.5 万亩,人均占有
26.25 亩,现有耕地面积 34.7 万亩,人均 5.37 亩;基本农田 11.8 万亩,人均
1.87 亩,林地面积 66.4 万亩,其中乔木林 31.39 万亩,经济林 35 万亩。林木
绿化率 36.5%,森林覆盖率 17.3%。目前红枣、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已成为该
县的主导产业,2010 年底,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 35.5 万亩,产量达到 1700 万
公斤,经济林产值达到 6500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54%。具有丰富的煤炭、煤
层气等地下资源。
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4.6 亿元,资产投资完成 3.1 亿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4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 2313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为 1089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616 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 63%和
31%。
赵家沟村是坡头乡呼家庄行政村中的一个自然村。呼家庄共有农户 146 户,
人口 523 人,耕地总面积 7000 多亩,其中包括退耕地 1800 亩。5200 亩的种植
土地上,沟坝地 1600 亩,其余是坡地。赵家沟村,现有村民 65 户,234 口人,
除去外出务工人员和读书人员外,在村常住约130 人,其中低保户 9 户、五保
户 1 户,耕地面积 2500 多亩,其中平地 600 亩,主导作物是玉米、核桃,核桃
有 1300 多亩,3 万多株,已发展养猪户 8 户。2010 年全村人均收入 2000 元左右。
即使山西永和县赵家沟这样偏僻较穷的山村,国家取消农业税、种粮直补、退
耕还林、新农合医保、养老、危房改造等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老乡们的
生活虽然还比较困难,但是比前几年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村民们的生活幸
福指数不低。
二、“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现状
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赵
家沟户籍人口数234 口人,在村常住约130 人,基本上就是老年人和儿童。经
我们与河北、湖南、内蒙等其他省的“百村调研”的同志们交流,其所在的农
村也都基本是这种状况。农村人口外流在给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带来收益的同
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农民荒”和“撂荒”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近几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下,“民工荒”的问题时而引起普遍关注,所
谓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问题的讨论也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就在公众对
“民工荒”问题寄予注意的同时,却将藏匿于“民工荒”背后的另一种“劳工
荒”现象--“农民荒”给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屏蔽掉了。何谓“农民荒”,相对
应制造业的“民工荒”来说,就是从事种植粮食等农业的合格劳动者(农民)的
大幅减少。“撂荒”就是有耕地没有种,成为荒地,这是农业中的“开工不
足”。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事关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大局。据报道,在
全国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地区的农村,土地撂荒的面积并没有随
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强而减少。相反,随着农业高成本、贫富差距拉大的
种种现实,部分农民认为“种地不如打工”,使土地撂荒的面积有增无减。[1]
在我们调研的赵家沟村目前的 2500 多亩耕地中,还很少有撂荒的现象,但
是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目前种玉米、核桃等的主要劳动力都是 60 岁左右的农民,
纯朴的农民大叔大娘,出于对土地和耕种的自然感情依然坚守耕作,但是现在
每人平均要经营20-30 亩耕地,劳动力严重“超负荷运转”。二是种田辛苦而
收入少。
该村农民基本上早上 5 点起来下地,晚上 8 点回来,带着干粮和水,栉风
沐雨,锄禾日当午,有的田地在 5 公里以外,有时候就要在地里过夜;据农户介
绍,一年收获玉米约 3 万斤,销售收入 3 万元,种子化肥等成本投入 1.3 万元,
如果计算上每天的劳动力成本 70-80 元,一年到头净收益率很低。三是目前农
村已经出现种粮的农民不足,再过 5-10 年,这些老人无法劳作之时,种粮主产
区的劳动力将后继无人,据调查了解,青壮劳力由于种地纯收入太低、种地条
件太苦和不体面而不愿回村耕种,青年一代农民“打工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
加和谋生的主要办法”、“城乡流动、迁移并定居城市日渐成为农民的最高理
想”,即使他们在外务工遭遇困境返村,由于务农经验严重缺乏,也成不了合
格的农民。四是在这些地区土地流转在制度上和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加上种地
的低利润率,社会资本进入正常闲置土地进行耕种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些问题
如果没有尽快解决,若干年之后,“农民荒”将不可收拾,农村已经存在的
“撂荒”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加上粮食生产的时令性,一次发生,影响一季,
持续发生,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农村义务教育面临“人去楼空”的严峻形势。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山西省永和县赵家沟村归来有感2011年6月12日-18日,笔者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临汾市永和县的坡头乡的赵家沟村驻村5天,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分别入户或到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累积交流农户20余户,与30余位县、乡、村的基层干部,以及10余位乡小学教师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在驻村生活和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充分感受到了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村近年来收入增长对“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强烈感受到在当前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